五十年的艰苦岁月之九 我的反思,功七过三,问心无愧(作者:王荣)
2019-01-19 09:53:31
  • 0
  • 8
  • 108

九、我的反思:功七过三,问心无愧

 王  荣

        我在山区小学工作了二十八个春秋,在小厂中学又工作了十二个年头。

       一九八四年,我被评为河北省优秀园丁,授予一等奖,荣记一等功,发奖金七百元。一九八五年,我代表沽源县的几位园丁奖获得者到省会石家庄参加授奖大会。

        一九八九年,被评为河北省优秀教师。

        一九九四年,我和妻子杨占梅代表沽源县教育工作者,参加了省工会组织的“河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旅游团”到北戴河等地往返七天参观旅游。

        四十年的教学工作中,我像棋盘里的一枚小卒,不辞辛苦,兢兢业业,奋力拼搏向前,能力虽小,但尽了全力。我很欣慰,问心无愧。

        不过,回顾起过去,我的缺点也不少:

        宿舍的值日生忘记值日,我除了让他重新做好值日,再让他干干净净地打扫一次床底。床下摆着好多木箱,钻进去扫一回很吃苦。第二天我打着手电仔细检查,如果达不到要求标准,让他重新再扫,且再加做几天值日。

        有些学生懒,下了晚自习不去厕所,在宿舍院里随便撒尿。我发现后就让他把尿湿的地方清理干净,重新垫上干土。如果第二次再发现此类事件,就让他早操当着众人面作检讨,弄得学生很丢面子。在批评学生的时候,也说过一些过头话,现在回想起来,感觉确实有点过火。其实讲清道理,让学生认识到错误,能改正就行了,不是惩戒得越严越好,要掌握好“火候”。他们毕竟都是孩子,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和要求他们。

        脾气犟、认死理儿是伴随我一生的坏毛病。尤其是在夫妻之间表现更为明显。只要自己认为是对的,从来不服软。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,也要面红耳赤争个高低,确实有伤和气。回想起来,真是不值得。一家人过日子何必太较真儿。夫妻之间没有什么对错,大事认真点,小事胡涂些是比较好的做法。郑板桥不是说过“难得糊涂”吗?家庭和睦,互敬互让,其乐融融,才是理想的家庭。

        兴趣少,不会找乐趣。什么琴棋书画、养花种草、旅游观光,我都没有多大兴趣。每天除了早晨和众人一起做做广场操,饭后找寻地做些零活儿,剩余的时间就是坐在电脑桌旁看看新闻,玩些游戏。“蜘蛛纸牌”成了我要好的朋友。只要不是出去办事、买东西,很少上街,从来不愿意出去找什么乐趣。

        不善交际,没有新朋友。常交往的老同学没有几个,顶多一两个月串个门儿,聊一会儿。老同事很多,常交往的也不多。在山区相处三十多年的几位,也只是一年半载地去看望他们一回。春节时打个电话,道个平安。亲戚家只要不是办事,一般不去闲坐。即便是在外地的女儿家,诚心诚意地让我去住几天,我也不愿去。总觉得在谁们家都不如在自己家随意,没有在自家生活有规律。

        没有远大理想,缺乏长远奋斗目标。总认为自己才疏学浅,没有干大事的本事,凭着自己的绵薄之力,做好本职工作就行了。这种消极保守的思想和心态,与自己的家庭出身有着很大关系。不过,回顾这一生,自己一直在尽力做着善事,从来没有做过坏事,也算对得起天地良心了。

        作者寄语:

        逝去的岁月已很久远,苦难的历程仍然记忆犹新。没有人会真正喜欢苦难,却不得不去面对和忍受。我从小在艰难的环境中苦熬出来,可是从来没有去抱怨谁,只是苦苦地支撑着,咬着牙负起自己的责任,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件眼前的、应该做的事。至今我都为自己能做到这一点而自豪。

        不知不觉地,所有的付出与忍受都获得了丰厚的回报:长期的艰苦奋斗,让我至今都比很多年轻人吃苦耐劳;自力更生的挣扎,给了我独立的能力和人格的尊严;勤俭持家的好习惯,让一家人在艰苦的岁月中,也能过得和谐美满,比起多数人家,物质上也不算匮乏。

        现在,人们的物质生活富足了,很多人却好逸恶劳,不愿吃苦,也不能自立了。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败由奢。我写这些苦难的历程,就是希望孩子们能够认识到,通过自立更生、艰苦奋斗得来的,享受起来心中才感到自豪和坦然,一味依赖父母、坐享其成是可耻的。这些精神和理念,转变为行为和习惯,就是良好的家风,就值得后人世世代代地传承。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